安徽金海迪尔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2012年安徽水利十件大事

发布日期:2013-01-29 浏览次数:1905

 一、《安徽省淮河流域(防洪防旱防污供水)综合治理规划纲要》付诸实施

  2月20日,省人民政府正式印发《安徽省淮河流域(防洪防旱防污供水)综合治理规划纲要》,标志着我省治淮理念由防洪向防洪、防旱、防污、供水“三防一供”综合治理转变。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60多年的努力,我省基本建成淮河中游综合防洪骨干工程体系,减灾能力明显提高,但是,淮河流域洪涝旱的问题依然存在,重点水域污染问题仍很突出。近年来,随着淮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水资源供给不足日益显现,已成为制约区域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根据《规划刚要》,未来10年,我省将投入资金1929亿元,着力实施防洪保安、供水保障、生态保护等重点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淮河流域防洪、防旱、防污、供水综合治理,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相适应的综合水利工程体系。《规划纲要》的实施将全面提升我省淮河流域防洪、防旱、防污、供水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洪涝旱灾和水污染造成的影响和损失,进一步提高我省淮河流域防灾减灾水平,增强水利保障能力,对于保障沿淮及省境淮河流域广大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用水安全和工农业生产用水需求,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省委省政府决定由省水利厅负责实施我省新一轮水电供区农网改造

  2012 年,省水利厅认真贯彻落实张宝顺书记在霍山水电供区大走访时的重要指示和省政府水电供区农网改造专题会议精神,按照全国农村水电工作会议要求,着力打造“民生水电、平安水电、绿色水电、和谐水电”,全面启动水电供区农网改造并取得显著成效,完成投资8000多万元。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水电供区农网改造。5月3日,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詹夏来主持召开省水电供区农网改造专题会议,批准省水电公司作为水电供区农网改造工程实施主体。3亿元改造资金由省水电公司作为项目法人向银行贷款,由省电力公司从全省销售电量中每千瓦时提取0.3 厘钱用于还本付息。同时,省直有关部门出台了相应管理办法,确保了水电供区农网改造工程的顺利实施。安徽的做法和经验入选《中国水利报》、《中国水能及电气化》杂志和中国农村水电及电气化信息网联合评选的“2012年全国农村水电十件大事”。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单项投资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青弋江分洪道工程开工建设

  5月11日,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单项投资规模最大的重点水利工程——青弋江分洪道工程开工建设,被中国水利报社、中国水利信息网联合评为“2012年全国有影响力十大在建水利工程”之一。省长李斌、水利部部长陈雷出席开工仪式并讲话。青弋江分洪道工程概算投资28.3亿元,是长江下游支流青弋江、水阳江和漳河流域防洪治理总体布局中的重要骨干工程和长江重要支流治理的重点项目。该工程建成后,可使青弋江上游大部分洪水直接排入长江,有效提高青弋江下游地区防洪能力,同时可以明显改善水阳江中游地区的防洪条件,对于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改善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四、首次实现“双超百亿”目标,我省重点水利工程建设迈上新台阶

  我省全年累计落实省以上水利投资计划124.11亿元、同比增长31%,累计完成重点水利建设投资128.03亿元、同比增长42%,超额完成年初确定的“双超百亿”目标,创历史最高水平。大力推进新一轮治淮、长江干支流治理、民生水利等重点工程建设,不断提升水利支撑和保障能力。全面实施以“三防一供”为重点的新一轮治淮工程,洪泽湖抬高蓄水位影响处理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完成重点平原洼地治理外资项目、淮河入江水道整治高邮湖大堤加固等工程年度实施计划,淮水北调工程淮北市四铺泵站和蚌埠市五河县郜湖大沟两个单项工程开工建设。长江干支流治理取得新进展,青弋江分洪道工程顺利实施,完成投资13.69亿元,水阳江、滁河防洪治理近期工程年度投资完成。全年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投资17.4亿元,新解决409万农村居民和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提前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持续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全面完成跨年度实施的647座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新实施国家规划和省内计划726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五、“全力防海葵、生命第一位”——成功战胜台风“海葵”正面袭击 

  8月7日至12日,受第11号台风“海葵”正面袭击,我省淮河以南地区发生持续强降雨,致使部分地区发生洪涝灾害,群众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防台风防汛工作,张宝顺书记、李斌省长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在防御11号台风关键时刻,张宝顺书记亲临省防指听取汇报,强调坚持人民生命安全至上,坚决打赢防台风防汛这场硬仗。8月8日下午,李斌省长亲自出席全省防御11号台风工作紧急电视电话会议,对防范台风作出全面部署,随后亲赴黄山、宣城、池州、安庆等地现场督查指挥。8月7日至12日,省防指总指挥、副省长梁卫国一直坐镇省防指指挥。

  省防指突出防台风防汛工作阶段性特点,把握工作节点和防御重点,科学研判,果断决策,有针对性地发出5项命令,保证了防范措施环环相扣,防抗工作有条不紊。7日晚,省防指发出第2号令,及时将应急预案响应级别由Ⅲ级提升至Ⅱ级。针对强降雨可能造成的严重灾害,省防指迅速发出第3号令,部署防台风十项措施。8日傍晚,鉴于台风正面袭击我省,沿江江南、大别山区极易引发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下达第4号命令,要求黄山等6市务必于8日24时前将危险区域群众转移至安全地带。各地紧急转移安置23万人,最大程度地保护群众生命安全。9日晚,针对台风风力减弱,持续强降雨造成河库防汛压力大,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威胁严重的形势,省防指发出第5号令,及时将工作重点从防台风保安全转移到防汛抗洪救灾上来,保障了防抗工作重点突出、衔接有序、推进有力。

  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省成功战胜台风“海葵”正面袭击,防台风防汛工作取得全面胜利,没有发生群死群伤,没有发生溃堤决口,没有发生重大灾害性险情,确保了江河湖库安全,确保了城市和重要交通干线安全,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据统计,全年防汛抗旱直接经济效益达155亿元,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

  六、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建校60周年

  10月18日,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建校60周年纪念大会在合肥召开。省政府副省长梁卫国,水利部副部长蔡其华出席纪念大会并讲话。60年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学院坚持“严谨、务实、团结、奋进”的宗旨,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特别是新世纪五校合署以来,学院不断深化管理与教学改革,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办学质量不断提升,学院综合实力稳步提高,先后通过省级和国家级高职示范院校验收,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水利高职教育的前列,为安徽水利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七、我省第一个跨区域调水工程——淮水北调工程开工建设

  9月19日,我省第一个跨区域调水工程,也是我省“三枞三横”水资源配置工程之一的淮水北调工程开工。省长李斌、副省长梁卫国出席开工仪式。根据项目规划,工程调水线路总长265.9公里,其中从淮河到淮北市黄桥闸上输水干线长224.9公里、设6级翻水站,从黄桥闸上至萧县岱山口闸输水支线长41公里、设2级翻水站。工程近期水源为淮河干流及怀洪新河水系来水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分配至安徽的水量,实行相机调水,多年平均调水2.8亿立方米,其中宿州市、淮北市各1.2亿立方米、蚌埠市0.4亿立方米。远期利用引江济淮工程水源,进一步扩大供水量,并提高供水保证率,最大年调水量可达到8亿立方米,总投资13.68亿元。先期开工的淮北市四铺泵站和蚌埠市郜湖大沟两个单项工程进展顺利。

  八、我省实现农业乡镇水利站全覆盖

  截至2012年底,我省共建立1101个乡镇(流域)水利站,覆盖全省所有农业县区;共设立村级水管员达13694人,覆盖全省90%的行政村;发展农民用水户协会328个。我省以乡镇水利站建设为基础,以村级水管员为补充,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乡镇水利站建设中,各级政府和水利部门强化考核,加大奖励力度。省水利厅按照乡镇水利站每站5万元、流域(区域)水利站每站10万元的标准进行补助,并要求县级不低于1∶1进行配套,用于水利站的办公用房建设,仪器设备购置。同时,还从农水项目地方配套经费中,安排每乡镇10万元用于水利站管理设施建设。

  为确保乡镇水利站持续发挥作用,我省着力改善乡镇水利站办公条件,加大人才培训力度,提升其服务能力。同时,探索平原、丘陵、山区等不同地区,泵站、塘坝、机井等不同工程,提水灌区、自流灌区等不同类型的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的管理问题,努力实现产权有归属、管理有载体、运行有机制、工程有效益。

  九、全国水利厅局长工作会议首次在我省召开

  12月28日至29日,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首次在我省合肥市召开。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作出重要批示。省委书记张宝顺、省长李斌会见水利部陈雷部长一行。

  近年来,我省大力实施“水利安徽”战略,不断加大水利投资力度,水利改革发展成效显著,防灾减灾能力明显增强,为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提供了强有力的水利支撑。在政策措施落实方面,全省16个市、94个县(市、区)出台贯彻省委1号文件实施意见,省政府办公厅出台“水利十条”,省市县三级政府均成立水利改革发展协调推进领导小组,水利建设任务、土地出让收益计提、财政对水利投入增长情况三项指标纳入对各市政府考核。在重点工程建设方面,两年来累计完成重点水利建设项目投资达211亿元。在水利投入增长方面,省级以上公共财政投入有较大幅度增长;设立省级农田水利建设专项资金(2011年3亿元,2012年达到6亿元);省级水利项目前期工作经费每年预算不少于3000万元,市县同类经费也有较大幅度增长;省级水利工程运行维护经费预算总规模达到7500万元、增加3000万元;严格土地出让收益计提,并全部用于农田水利建设;金融支持力度不断加大,2012年10月底水利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98.2亿元,同比增加11%。在水利管理体制机制方面, 98个有改革任务的县区中96个完成了改革任务;建立完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全省共建立基层水利站1101个,覆盖全部农业县区;设立村级水管员,占全省行政村总数的90%。

  十、我省水资源配置战略骨干工程——引江济淮工程,完成规划并报水利部审查

  引江济淮工程是我省最大的跨区域水资源配置战略骨干工程,是支撑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与水环境改善的重大基础设施,也是省政府省全力推进的重点工程之一。工程对保障皖北地区水资源安全,支撑合肥经济圈建设,服务皖江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全省奋力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几十年来,我省对引江济淮工程开展了多轮研究,并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8月1日,省长、省治淮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省引江济淮工程领导小组组长李斌主持召开省治淮工作领导小组第十次全体会议暨省引江济淮工程领导小组全体会议。会议听取了省治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我省淮河综合治理及引江济淮工程有关情况的汇报,研究部署了下阶段重点工作。按照“除害兴利、统筹实施,整体规划、分步建设,政府指导、市场运作,多元筹资、综合利用”的原则,省水利厅和流域机构紧紧围绕水资源配置、水环境改善、水运输发展三大功能,认真论证,科学规划,全力以赴推进前期工作,及时完成工程规划的编制工作并上报水利部,为争取工程早日立项、早日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